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十六,关于"节律同构"效应 64,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异质同构"说,尽管按照他们视觉形象与"脑力场的图形(大脑生物电场的图形)"同构的假说,并不能解释"同构"的机制(可参阅《美术》1983年第10、11期笔者《形象的节律与节律的形象》一文).但是,被他们提出的、审美活动中大量存在的"异质同构"现象,却是人们在认识审美活动、认识美的"泛化"时必须做出解释的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摸象札记
来源期刊 美术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1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键 1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术研究
双月刊
0461-6855
11-1190/J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2-172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3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54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