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臂丛的动脉来源、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取3具成人新鲜尸体标本,采用明胶-氧化铅微血管放射显影法观察臂丛动脉的区带状分布;(2)取10具防腐固定并经颈总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尸体标本,于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并观察臂丛的动脉来源和分布.结果 臂丛血供来源于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轴发出的分支,各分支间互相吻合.根据其分布特点,可将臂丛营养血管分为三个带状血管区.Ⅰ区指自椎间孔处臂丛神经根延伸至上、中、下干及其前后股区域,该区以椎动脉及颈深动脉供血为主.Ⅱ区包括股与束的大部分区域,此区供血以肩胛背动脉分支及锁骨下动脉直接营养支为主.肩胛背动脉分支较粗大,供血区域较宽;锁骨下动脉直接营养支相对较细,数量较多,平均2.7支(1~5支).Ⅲ区包括束的小部分区域及终末支,此区以腋动脉直接营养支供血为主,营养支数量平均为3.4支(1~6支).结论 椎管外臂丛动脉可分为三个带状血管区.每一动脉分支在进入臂丛后分为升支和降支与神经伴行,升、降支之间的吻合方式以不改变口径的真性吻合为主.三个分区之间的血供可以互相代偿,为血管化臂丛神经移植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推荐文章
骶丛的血供分布特点及临床意义
骶丛
神经损伤
放射显影
血供
椎管内臂丛前后根的显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臂丛
前根
后根
臂丛撕脱伤
显微解剖
臂丛交通支的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应用解剖
臂丛神经
交通支
变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椎管外臂丛的血供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中华骨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臂丛 锁骨下动脉 腋动脉 神经移位
年,卷(期) 2006,(7)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2-47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8
字数 21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0253-2352.2006.07.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茂林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75 1513 21.0 3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4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4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臂丛
锁骨下动脉
腋动脉
神经移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骨科杂志
半月刊
0253-2352
12-1113/R
大16开
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406号
6-1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8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111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