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以"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为对象,探讨它如何从清原镇民众的知识转换为民俗学者的知识,从而揭示这种知识转换过程中的规则:民众的知识具有异质性,它不是一个有着明确边界的实体;民众的知识具有地方性,它不是一种自说自话的生活方式;民众的知识具有历史性,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的传统.这一规则既支撑着民俗学知识,又变革和更新着民俗学知识.随着学术界对田野关系反思的深入,知识转化规则也处于不断维持、修正、扩展与完善的过程中.即知识转换规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构成本身也处于反思的凝视之中.
推荐文章
中国民俗学学派价值论
中国民俗学学派
价值论
价值探索
导向
凝聚
整合
中国加入WTO后民俗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WTO
民俗学
学科建设
思考
徽州民俗体育轩辕车的民俗学阐释
徽州
轩辕车
民俗学
特征
内涵
交际民俗学研究模式与BEC商务英语写作
交际民俗学研究模式
BEC商务英语写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知识的转换:从民众的知识到民俗学者的知识
来源期刊 民间文化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知识 转换 民众的知识 民俗学者的知识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2
页数 5页 分类号 K890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吉国秀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19 163 7.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8)
共引文献  (96)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知识
转换
民众的知识
民俗学者的知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民间文化
月刊
1008-7214
11-4058/G2
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2号院1号楼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7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