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黄淮流域32个大豆品种进行的32d跟踪调查,初步明确了大豆炸荚规律,表明品种之间总炸荚率、成熟后10d炸荚率存在明显差异,根据总炸荚率分为5级,其中0级(不炸荚)占6.25%,Ⅰ级(0%~1%)占12.5%,Ⅱ级(1%~5%)占25.0%;Ⅲ级(5%~10%)占18.75%;Ⅳ级(10%~30%)占18.75%;Ⅴ级(大于30%)占18.75%.通过对成熟后32d的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空气相对湿度与日平均炸荚率进行相关分析表明:平均炸荚率与日平均气温的相关系数为0.34,与平均日照的相关系数为0.35,均未达显著水平,与空气相对湿度的相关系数为-0.73,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大豆炸荚主要受品种特性影响,同时与成熟后空气相对湿度有关.
推荐文章
黄淮流域主栽大豆品种炸荚性研究
大豆
品种
炸荚性
黄淮流域
黄淮流域主栽大豆品种(系)抗紫斑病研究初报
大豆
品种
紫斑病
百粒重
发芽率
黄淮流域主栽大豆品种抗紫斑病的调查
大豆
紫斑病
品种
抗性
百粒重
发芽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淮流域主栽大豆品种炸荚性研究初报
来源期刊 大豆通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大豆 炸荚 炸荚率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3,27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65.1
字数 25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3547.2006.02.0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豆
炸荚
炸荚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豆科技
双月刊
1674-3547
23-1549/S
大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木材街59号东北农业大学内
14-228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2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91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