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在以前的实验中研制了复方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单室渗透泵片,但是其释药机理没有阐明.方法在本文中,主要考察了可能影响药物释放的三个限速因素(半透膜,片心和释药孔).结果研究发现单位时间内透进渗透泵的水量同二甲双胍的释放速率基本相当,但远小于片心的溶出速率;孔径从0.4到0.8毫米对药物释放无显著影响;片心的渗透压主要由二甲双胍产生.结论从渗透泵系统的数学模型来看,主要限速步骤在于单位时间透过半透膜的水量,不是片心溶出速率和溶液从小孔的释放速率,片心的溶出速率同溶液从小孔的释放速率相等,因此渗透泵系统表现出零极释放.
推荐文章
健康人群口服复方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尿药排泄研究
二甲双胍
格列吡嗪
复方合剂
色谱法,液相
质谱分析法
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对照研究
降血糖药
噻唑类
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
双盲法
随机对照试验
胰岛素分别联合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比较
2型糖尿病
门冬胰岛素30特充盐
酸二甲双胍
盐酸吡格列酮
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水平的影响研究
糖尿病,2型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
二甲双胍
格列吡嗪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复方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单室渗透泵片的释药机理
来源期刊 中国药学(英文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二甲双胍 格列吡嗪 渗透泵 机理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9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43.41
字数 930字 语种 英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卫三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269 2138 22.0 34.0
2 聂淑芳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61 504 11.0 20.0
3 欧阳德方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2 19 2.0 2.0
4 孟晋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3 28 3.0 3.0
5 孔翠凤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甲双胍
格列吡嗪
渗透泵
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学(英文版)
月刊
1003-1057
11-2863/R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
1992
eng
出版文献量(篇)
160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8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