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电成像测井技术对于复杂岩性储层、特别是裂缝孔洞型储层的研究具有其独特优势,主要在于此法采用高密度采样及高分辨率成像处理,因此在井眼较多的情况下,可以用于识别裂缝参数,确定裂缝发育段.文中利用电成像测井资料,采用ELAN程序、孔隙频谱分析程序对海拉尔盆地布达特地层的次生孔隙率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高导裂缝的定量计算,将电成像图像转变成孔隙率图像;通过对次生孔隙率的敏感性分析,得出了胶结指数M和截至值因子对次生孔隙率的影响程度,为实际处理中参数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对布达特地层的裂缝、次生孔隙分析表明,该方法提高了解释精度和解释符合率,并为试油资料证实.
推荐文章
测井资料评价次生孔隙的方法、原理及实例
测井资料
次生孔隙
粘土矿物
有机酸
异常高压
利用电阻率测井资料研究砂岩孔隙结构特征
砂岩
孔隙结构特征
电阻率测井
利用地震反演资料预测储层孔隙率方法探讨
长庆气田
反演
波阻抗
储层
孔隙率
成像测井孔隙度频谱技术与岩心孔隙分析资料对比研究
成像测井
孔隙度频谱
岩心显微图像
恒速压汞
碳酸盐岩
对比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电成像测井资料分析次生孔隙率
来源期刊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次生孔隙率 裂缝 溶洞 胶结指数 电导率 测井仪器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测井技术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1-225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7210.2006.02.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孟凡顺 41 237 10.0 14.0
2 冯庆付 5 70 4.0 5.0
3 杨祥瑞 1 1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28)
二级引证文献  (88)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次生孔隙率
裂缝
溶洞
胶结指数
电导率
测井仪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双月刊
1000-7210
13-1095/TE
大16开
河北省涿州市11信箱石油学会
196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3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35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