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及线粒体(mt)5178A/C基因型与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法检测心肌梗死患者84例及正常对照80例的ACE I/D多态性.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心肌梗死患者84例及正常对照者80例的mt5178A/C基因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心肌梗死患者中,ACE基因的DD基因型频率及D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DD与非DD及D与I的比数比(OR)分别为2.443(1.265-4.716)及1.703(1.098-2.638).mt5178C等位基因频率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21),mt5178C与mt5178A的比数比为2.254(1.114-4.563).[结论]ACE基因DD基因型及mt5178C与心肌梗死有关,可能是发生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推荐文章
ACE基因I/D多态性与重度子(癎)前期肾脏损害的关系
子(癎)
肾疾病
肽基二肽酶A
多态现象,遗传
基因频率
分子生物学
聚合酶链反应
复发性脑梗死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
多态现象(遗传学)
脑梗塞
ACE 2350 G/A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多态现象,遗传
肥大,左心室
高血压
基因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ACE基因多态性及线粒体5178A/C基因型与心肌梗死的关系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检验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线粒体 基因,多态性 人,心肌梗死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24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2.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殿军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 119 577 11.0 16.0
2 李立艳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 16 62 5.0 7.0
3 刘鹏飞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 4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线粒体
基因,多态性
人,心肌梗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检验杂志
双月刊
1606-8025
北京市2086-308信箱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1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