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让人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可喜变化。此时,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有悖于改革初衷,影响着社会健康发展的现象。面对改革中的是是非非,一些人吟唱着“都是改革惹的祸”的调子,把当前社会上的一系列不良现象都归罪于改革,进而把板子打到了市场化的身上。就在人们对改革“是进是退”心存疑虑、对改革“何去何从”争执不下的关键时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适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目标,为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二十多年的改革实践也告诉我们:当前种种问题的出现,不和谐因素的形成,非但不是由改革所引起的,相反,却是由于改革不彻底,市场化不到位所造成的。因此,我们必须坚定改革信念,坚持市场化取向,以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制基础,以求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一、当前构筑和谐社会的一些体制性障碍(一)政府管理体制方面的缺陷二十多年来,我国的改革一直是以政府主导的渐进式改革。因此,政府在强力推进改革的过程中,一旦其职能范围界定不清,自身定位不准,就会出现“缺位”或“越位”的情况。当政府“缺位”之时,一些本该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和责任被移交给了市场。于是,在“利益最大化”市场规则的驱动下,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