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区域成矿构造系统的控制之下,羊八井-林周地区新生代水热成矿随着高原的隆起过程,显示了由羊八井向东、时间由新到老、成矿热液氢氧同位素呈现有规律变化,形成一个由断裂网络和热源驱动控制的水热成矿系统.概括三维有限元构造应力场和热模拟对区域构造力、热力驱动的模型进行设计、计算分析,及天然地震统计分析结果,作者认为在研究区存在一个一直延续至今的水热成矿典型区域和通道,具有重要的构造动力成岩成矿的理论意义,并且在寻找构造、热驱动的水热矿床方面得到实际应用.
推荐文章
西藏林周地区新生代水热成矿地质模型
西藏林周地区
喜马拉雅期
H、O同位素
水热成矿
地质模型
西藏羊八井实验Cn2测量与分析
湍流
折射率结构常数
西藏羊八井地区牦牛酸乳中乳酸菌菌种鉴定
乳酸菌
牦牛酸乳
菌种鉴定
16S rDNA
西藏羊八井100 kW并网光伏电站
西藏羊八井
并网光伏电站
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藏羊八井-林周地区水热成矿系统与模拟
来源期刊 地质力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西藏 羊八井-林周 水热成矿系统 模拟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矿产地质、构造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9-337
页数 9页 分类号 P611
字数 65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6616.2006.03.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大岗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84 1697 23.0 36.0
2 孟宪刚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76 1035 17.0 26.0
3 邵兆刚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80 1056 17.0 26.0
4 白嘉启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5 115 4.0 5.0
5 韩建恩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48 461 14.0 17.0
6 余佳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48 468 14.0 17.0
7 孟庆伟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38 415 13.0 17.0
8 吕荣平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18 187 10.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6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西藏
羊八井-林周
水热成矿系统
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力学学报
双月刊
1006-6616
11-3672/P
16开
北京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65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