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析了黑河流域水资源形成和演化特点、开发利用状况以及开发利用中引起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和下游额济纳绿洲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基本结论是:中游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开发利用,是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矛盾的有效途径;修建山区水库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理想方式;下游地区的生态移民安置工程是有效的基本措施;同时需要充分论证正义峡水库和输水渠道生态保护工程,工程的效果保护了额济纳绿洲核心地带生态,而带来外围天然植被的退化,需要进行大时空尺度的生态影响分析论证.
推荐文章
黑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黑河流域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黑河流域
水资源
生态环境
黑河流域水资源安全指数探讨
黑河
水资源
安全指数
分析研究
黑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分析及对策
水资源
开发利用
供需分析
黑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中的几个问题探讨
来源期刊 干旱区研究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黑河流域 开发模式 生态保护 水利工程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6-24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V213
字数 643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世兵 35 392 12.0 18.0
2 路京选 31 293 11.0 16.0
3 张建立 12 239 8.0 12.0
4 庞治国 21 295 9.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17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97)
二级引证文献  (9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河流域
开发模式
生态保护
水利工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干旱区研究
双月刊
1001-4675
65-1095/X
大16开
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58-3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1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70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