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衡阳钢管集团公司"EAF-LF/VD-HCC"管线钢生产工艺,采用示踪剂示踪、系统取样、综合分析的方法,对LF处理前后、VD处理后、中间包、铸坯和轧管中wT[O],w[N],显微夹杂物和大型夹杂物的变化及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精炼过程脱氧幅度为28.0×10-6,精炼处理后到轧管过程钢中wT[O]大幅度增加;VD后到中间包过程钢水吸氮最严重,为12.3×10-6.精炼过程去除夹杂的效果比较明显,处理前后显微夹杂物分别为10.85个/mm2和8.93个/mm2,大型夹杂物分别为65.74 mg/10 kg和24.50 mg/10kg,精炼过程夹杂物改性效果不明显.
推荐文章
高洁净钢的洁净度与过冷度的关系
高洁净钢
洁净度
过冷度
晶粒度
临界半径
化工车间高洁净度的实现
PLC
化工车间
洁净等级
关于某洁净室项目洁净度不达标的分析
净化
高效过滤器
粒子浓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EAF-LF/VD-HCC工艺生产管线钢洁净度的分析
来源期刊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管线钢 夹杂物 短流程 LF精炼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冶金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8-551
页数 4页 分类号 TF03+3
字数 38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3644.2006.06.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其春 武汉科技大学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5 436 10.0 15.0
2 李源源 武汉科技大学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27 3.0 4.0
3 左著 3 11 2.0 3.0
4 汤敬华 1 2 1.0 1.0
5 吕士忠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管线钢
夹杂物
短流程
LF精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4-3644
42-1608/N
湖北武汉青山区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27
总下载数(次)
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