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益生菌对肠道黏膜系统的调节作用是应用益生菌提高宿主抵抗某些病源菌感染及预防肿瘤发生的基础.但是,益生菌的作用机理目前还不完全清楚.益生菌细胞壁组分可能是引发免疫反应的功能性物质,而构成各种益生菌细胞壁组分的差异可能是益生菌免疫调节作用存在菌种特异性的主要原因.肠道派伊尔斑外层的M细胞是介导益生菌或其细胞组分进入上皮下层的主要通道,进入上皮下层的益生菌或其细胞残片可以被黏膜免疫系统的树突状细胞(DC)或巨噬细胞吞噬,并呈递给淋巴细胞.益生菌及其细胞组分在黏膜局部刺激黏膜免疫系统,也可以引起系统免疫反应,但其通过局部免疫刺激引起系统免疫反应的机理目前还不清楚.研究益生菌细胞组分构成和益生菌免疫激活作用之间的关系,及由局部免疫刺激引发系统免疫反应的机理是益生菌免疫刺激作用机理研究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
推荐文章
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应用
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调节作用
应用
免疫
白藜芦醇的免疫调节作用
白藜芦醇
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调节
中性粒细胞在细菌感染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中性粒细胞
细菌感染
免疫调节
褪黑素的免疫调节作用
褪黑素
免疫缺陷
免疫调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益生菌及其细胞组分的免疫调节作用
来源期刊 微生物学杂志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益生菌 细胞组分 免疫调节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95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3
字数 46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7021.2006.02.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康玉茹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13 106 7.0 10.0
2 杨立明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19 214 10.0 14.0
3 宗莉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8 93 7.0 8.0
4 张传卫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4 43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7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益生菌
细胞组分
免疫调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生物学杂志
双月刊
1005-7021
21-1186/Q
大16开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龙山街四段820号
8-142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1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43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