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自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种蝎尾蕉科(Heliconiaceae)植物,至2002年已引种66次,共38个种类(包括种、品种和杂交种等),其中能正常开花的有31个种和品种.通过多年的栽培、繁殖试验和调查观察表明,冬季低温是限制蝎尾蕉引种成功的关键气候因子.不同的种类完成生长发育所需时间不同,最长时间的富红蝎尾蕉(Heliconia bourgaeana Petersen)从吸芽开始萌发至开花需要13-15个月,最短时间的火红蝎尾蕉(H.densuflora Verlot cv.Fire Flash)仅需3-4个月.不同种类的个体花期差异亦非常明显,假日蝎尾蕉(H.angustaVellozo cv.Holidary)单株花期长达6个月,在所引种的蝎尾蕉中花期最长,其余花期大多为1-3个月.大多数种类具有较高的园林或经济价值,其中黄苞蝎尾蕉(H.latispatha Benth.cv.Orange Gyro)、金咀蝎尾蕉(H.rostrataRuiz&Pavon)、富红蝎尾蕉、翠鸟蝎尾蕉(H.hirsuta L.f.cv.Darrell)、扇形蝎尾蕉(H.librata Griggs)、假日蝎尾蕉和狭叶蝎尾蕉(H.aurantiaca Ghiesbr.exLem.)可直接应用于广州地区的园林建设上或露天栽培以生产切花.
推荐文章
火鸟蝎尾蕉的组织培养
火鸟蝎尾蕉
笋芽
组织培养
扇形蝎尾蕉花部维管束系统解剖学研究
扇形蝎尾蕉
花部维管束
解剖学
金嘴蝎尾蕉切花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金嘴蝎尾蕉
切花
贮藏
褐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蝎尾蕉的引种栽培研究
来源期刊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蝎尾蕉 引种栽培 物候期 抗寒性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8-242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48.13
字数 43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6.03.0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蝎尾蕉
引种栽培
物候期
抗寒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双月刊
1005-3395
44-1374/Q
大16开
广州天河区兴科路723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3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1320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