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15个小麦品种(系)的品质化验结果,分析了小麦蛋白质含量、容重、稳定时间等9个指标间的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9个主要品质指标可以压缩成营养因子、加工因子、容重因子、吸水率因子,分别能够决定总变异的51.68%、21.77%、12.95%和7.42%,累计可以表达总变异的93.82%;并就各因子对品质指标的贡献作了详细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5个小麦品种(系)可以聚成5大类,4个主成分值在5类品种中的表现差异很大.因此,在品质育种选配亲本时,应注意协调品质因子的关系,又使组合亲本间保持一定的遗传距离.
推荐文章
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小麦品种(系)农艺性状及其聚类分析
小麦品种(系)
黄淮
长江中下游
冬麦区
农艺性状
聚类分析
我国冬小麦主要品种(系)品质状况分析
冬小麦
品质性状
分析
分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供试小麦品种(系)主要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来源期刊 山东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麦 品质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遗传育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6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12.1+10.33
字数 29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942.2006.0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斯深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47 1006 19.0 31.0
2 钱兆国 23 156 8.0 12.0
3 丛新军 17 155 8.0 12.0
4 米勇 11 49 4.0 6.0
5 孙宪印 17 134 7.0 11.0
7 王超 18 123 5.0 10.0
10 吴科 20 214 7.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126)
二级引证文献  (334)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3(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4(3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5(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6)
2016(4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7(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4)
2018(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9(5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7)
2020(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品质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农业科学
月刊
1001-4942
37-1148/S
大16开
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24-2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49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448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