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壳聚糖为功能单体,制备苯并噻吩类硫组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剂,系统地研究了其分子识别机理,根据目标分子的结构理性地选择了交联剂、致孔剂和聚合方法, 探索了不同制备条件对模板聚合物特异性识别能力的影响;总结了影响印迹聚合物识别能力的一般规律,试验结果显示,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得到的印迹材料对二苯并噻吩的吸附容量达到17.53 mg/g.
推荐文章
温敏型分子印迹水凝胶的研究进展
分子印迹
凝胶
N-异丙基丙烯酰胺
聚合物
选择性
分子印迹技术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与展望
分子印迹技术
固相萃取
分离技术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提取花生壳中木犀草素
木犀草素
固相萃取
分子印迹聚合物
花生壳
水相凝胶色谱法测定草炭土溶解态有机质的分子质量及分子质量分布
水相凝胶色谱法
分子质量
土壤溶解态有机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分子印迹水凝胶固相萃取石油有机硫组分
来源期刊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分子印迹 固相萃取 石油脱硫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57.32
字数 30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627.2006.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浩 南京工业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22 165 7.0 11.0
2 应汉杰 南京工业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72 501 11.0 17.0
3 吴永宏 南京工业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7 62 5.0 7.0
4 常勇慧 南京工业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3 40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79)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7(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分子印迹
固相萃取
石油脱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7627
32-1670/N
大16开
南京市浦珠南路30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8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43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