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鄱阳湖乐安河流域13个监测断面1995-2002年8年的污染指标的监测平均值作为原始数据,应用物元分析法对各监测断面进行优化.在确定最佳和最次理想点的基础上,建立标准物元矩阵和节域物元矩阵,并结合综合关联函数,选出优化点位.同时应用相关分析中的距离分析和K-均值聚类法确定各监测点所属类别.综合这三种优化结果,最终确定乐安河流域可以由传统的13个监测点位优化为9个监测点位.
推荐文章
鄱阳湖区乐安河流域营养盐负荷影响因素分析
鄱阳湖流域
乐安河流域
农业面源污染
富营养化
鄱阳湖乐安江流域非点源磷输移的时空变化
非点源磷输移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乐安江
鄱阳湖
鄱阳湖流域主要河道入湖污染物通量研究
水质
水量
入湖通量
污染物负荷比
乐安河—鄱阳湖段底泥微塑料的分布特征及其来源
鄱阳湖
乐安河
微塑料
丰度
粒径
表面形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鄱阳湖乐安河流域水质监测优化布点
来源期刊 湖泊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乐安河 优化布点 物元分析 相关分析 聚类法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549
页数 5页 分类号 P3
字数 30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8307/2006.05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弓晓峰 南昌大学教育部鄱阳湖湖泊生态与生物资源利用实验室 74 1493 21.0 37.0
5 陈春丽 南昌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3 400 7.0 13.0
6 赵晋 4 99 4.0 4.0
7 刘春英 江西财经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14 153 7.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8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118)
二级引证文献  (11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2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6(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8(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乐安河
优化布点
物元分析
相关分析
聚类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泊科学
双月刊
1003-5427
32-1331/P
小16开
南京市北京东路73号
28-201
191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78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