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摘要:
文章运用地下水易污性编图及污染源分布图法进行了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水质监测网设计.共设计了130监测孔,现有46个监测孔,另需要84个新的监测孔.按监测类型分为面源监测点22个,点源监测点87个,重点水源地与泉水监测点21个.按监测运行分长期监测点55个,流域普查监测点75个.普查监测点监测频率为1次/5年,长期监测点监测频率为1次/年.首期有针对性地在污染严重的柴窝堡新化厂排污区、乌鲁木齐河谷老排污区、米泉污灌区、米泉工业污染区、老龙河污染区取了25个污染水样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地下水已经受到严重污染.
推荐文章
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设计
乌鲁木齐河流域
地下水水位监测
监测网密度优化
频率优化
自动监测
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水质监测网优化设计
地下水水质
易污性评价
污染源
风险性评价
监测网设计
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设计
乌鲁木齐河流域
地下水水位监测
监测网密度优化
频率优化
自动监测
乌鲁木齐河流域北部平原地下水流模拟
乌鲁木齐河流域
北部平原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稳定流模型
非稳定流模型
模型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水质监测网设计
来源期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学科
关键词 乌鲁木齐河流域 地下水易污性评价 地下水污染源调查 地下水水质监测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中国地下水信息中心能力建设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8
页数 7页 分类号 P64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65.2008.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文鹏 86 1235 20.0 30.0
2 周仰效 16 433 12.0 16.0
3 王俊桃 7 211 6.0 7.0
4 朱瑾 3 35 3.0 3.0
5 霍传英 4 40 4.0 4.0
6 李和生 2 22 2.0 2.0
7 弓小平 2 22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乌鲁木齐河流域
地下水易污性评价
地下水污染源调查
地下水水质监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双月刊
1000-3665
11-2202/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1957-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362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56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