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摘要:
乌鲁木齐河流域北部平原局部地区出现了地下水水位下降和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为了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结合<乌鲁木齐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和<米东新区水资源规划报告>设计了现状开采方案、增加补给量方案、减少开采量方案和增加补给量与减少开采量联合方案.运用北部平原地下水非稳定流模型对这四个地下水开发情景模拟方案进行了模拟,模拟的时间段为2007~2050年.对预测期间地下水水位的动态变化、地下水水位降深及水均衡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增加补给量与减少开采量联合方案是乌鲁木齐河流域北部平原地下水的可持续开采方案.实施该方案应从北水南调引0.7×108m3/a地表水用于北部倾斜平原的农业灌溉,同时要减少地下水超采地区的地下水开采量0.50×108m3/a.
推荐文章
乌鲁木齐河流域北部平原地下水流模拟
乌鲁木齐河流域
北部平原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稳定流模型
非稳定流模型
模型应用
北京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方案分析
北京平原
地下水
开采方案
可持续开采
乌鲁木齐河流域北部平原地下水流模拟
乌鲁木齐河流域
北部平原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稳定流模型
非稳定流模型
模型应用
乌鲁木齐河流域柴窝堡盆地地下水可持续开采方案分析
柴窝堡盆地
河谷区
地下水开采
情景模拟方案
可持续开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乌鲁木齐河流域北部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方案分析
来源期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学科
关键词 乌鲁木齐河流域 北部平原 地下水 开采方案分析 可持续开发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
页数 分类号 P64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65.2010.05.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文鹏 86 1235 20.0 30.0
2 周仰效 16 433 12.0 16.0
3 霍传英 4 40 4.0 4.0
4 魏文慧 2 1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乌鲁木齐河流域
北部平原
地下水
开采方案分析
可持续开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双月刊
1000-3665
11-2202/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1957-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362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56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