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特应性皮炎(AD)是与遗传有关的,具有产生IgE倾向的一种慢性、难治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AD的发病机制复杂,有免疫缺陷,也可能有免疫亢进.AD患者的真皮浸润细胞主要是T淋巴细胞,其次为抗原呈递细胞、肥大细胞及巨噬细胞,患者体内产生IL-4、IL-10、IL-18和IgE等细胞因子的水平比正常升高.微生物感染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SA)能诱发和加重AD,SA分泌的超抗原(SAgs)与抗原呈递细胞结合后,非特异激活大量T细胞等,从而诱发和加重了病情.粘附分子与AD也有一定关系.目前对AD的治疗主要是抗感染、免疫治疗、光疗以及使用干扰素和静脉免疫球蛋白等.
推荐文章
特应性皮炎
皮炎,特应性
病因
临床表现
特应性皮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特应性皮炎
T细胞
树突状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
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
皮炎,特应性
遗传学
卫生学假说
皮肤屏障
免疫
特应性皮炎的研究进展
特应性皮炎
患病率
影响因素
治疗
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
来源期刊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 超抗原 细胞粘附分子 治疗现状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32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58.29
字数 42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468.2006.04.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振东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检验科 43 152 7.0 9.0
2 吴波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皮肤性病科 44 385 8.0 18.0
3 刘为敏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检验科 4 7 2.0 2.0
4 程滨珠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皮肤性病科 24 109 7.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3)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特应性皮炎
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
超抗原
细胞粘附分子
治疗现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双月刊
1674-8468
44-1671/R
大16开
广州市麓景路2号 广东省皮肤病医院11楼
46-247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26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01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