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上胸椎与其毗邻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为探讨上胸椎前方手术入路提供参考.方法取20具经防腐处理的尸体标本,模拟上胸椎前路手术,部分劈开胸骨,并分别经不同的血管、神经间隙显露椎体,比较不同的血管、神经间隙入路的暴露范围及其优缺点.观察上胸椎毗邻的血管、神经等组织结构的走行及其与椎体的对应关系.结果头臂干外侧间隙入路(头臂干与右头臂静脉、左头臂静脉根部之间的间隙)95%可显露达T3椎体以下,而头臂干内侧间隙入路(气管食道鞘与头臂干、左头臂静脉之间的间隙)只有45%可显露达T3椎体以下.上腔静脉与升主动脉之间的间隙只能在直视下显露T4,并且视野狭小.右喉返神经在T1,2水平从迷走神经发出,绕过锁骨下动脉斜行走向内上,在T1椎体上缘水平附近走向气管食道沟.胸导管75%在T1椎体到T1-2椎间盘水平入左侧静脉角,约50%最高点达T1水平.左头臂静脉55%平T3椎体水平从上腔静脉发出.主动脉弓主干约80%在T3-4椎间盘水平横过椎体.结论头臂干外侧间隙入路操作简单、显露清楚,可以很容易地显露T3和T4椎体;头臂干外侧间隙与头臂干内侧间隙相比,可多显露0.5~1个椎体.但由于迷走神经穿过此间隙并在此发出心支,所以应注意保护迷走神经.在右侧施行T1,2水平手术时易损伤右喉返神经.在采用左侧入路时应注意胸导管的走行,避免损伤胸导管.
推荐文章
改良肩胛深层入路显露上胸椎的应用解剖
上胸椎
肩胛区
应用解剖学
手术人路
颈胸段脊柱前方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
颈胸段脊柱
胸骨颈静脉切迹
主动脉弓
上腔静脉
应用解剖
上颈椎前路经皮穿刺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
经皮穿刺
寰枢椎
手术入路
应用解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上胸椎前方手术入路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中华骨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胸椎 解剖学,局部 喉返神经 胸导管 头臂静脉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脊柱脊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3-18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
字数 36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0253-2352.2006.03.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117)
195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1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6(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胸椎
解剖学,局部
喉返神经
胸导管
头臂静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骨科杂志
半月刊
0253-2352
12-1113/R
大16开
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406号
6-1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8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111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