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摘要:
选取四川省汶川至马尔康公路线的磨子沟作为试验对象,采用弯道超高法推算其泥石流流速.进而可以计算出该次泥石流的平均流量,为公路的改建工程提供设计依据.经过实地调查,用此方法计算磨子沟2005年8月17日暴发的泥石流流速为4.4m/s.同其他流速方法计算的结果相比较,前者值偏大,且偏向于工程安全值.弯道超高法可以解决泥石流观测的局限性和泥石流发生的不可重复性.此方法简便易行,对泥石流防治工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推荐文章
低频泥石流特征及防治 --以四川汶川县茶园沟为例
低频泥石流
预警预报
防治
茶园沟
四川省汶川县
四川省泥石流活动与降水因子特征
四川省
泥石流
时空分布
降水
K-means聚类
四川省金川县城区红桥沟、蔡家沟泥石流及其防治
四川金川县
红桥沟
蔡家沟
山城地区泥石流
泥石流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弯道超高法在泥石流流速计算中的应用——以四川省汶川县G317国道磨子沟泥石流为例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弯道超高 泥石流 流速 四川省汶川县磨子沟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7-149,164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42.23|U41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8035.2006.03.0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韦方强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75 1526 23.0 36.0
2 陈宁生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74 782 17.0 24.0
3 齐云龙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6 79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8)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弯道超高
泥石流
流速
四川省汶川县磨子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双月刊
1003-8035
11-2852/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1990-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2534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