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生物检材中苯丙胺类兴奋剂和氯胺酮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方法.方法生物检材包括血液、尿液和毛发,采用稀释法和液液提取的前处理方法,应用两个不同的液相柱,优化LC-MS/MS分析方法,并考察了血液和尿液基质的离子抑制作用.结果同时分析苯丙胺和MDA,液相1在3min内完成,液相2可用于确认分析或复杂基质分离.尿液稀释法检材用量少,前处理简便快速.毛发中苯丙胺类兴奋剂和氯胺酮的最低检测限(LOD)为0.005~0.05ng/mg.对送检案例检材产妇头发和胎毛进行苯丙胺类兴奋剂和氯胺酮的分析.结论本方法可用于生物检材中苯丙胺类兴奋剂和氯胺酮的同时分析,血、尿等生物检材的离子抑制作用是影响本方法灵敏度的主要原因.
推荐文章
盐酸纳洛酮治疗苯丙胺类兴奋剂中毒的体会
苯丙胺类
中毒
盐酸纳洛酮
抗坏血酸
生物检材中吗啡类生物碱的LC-MS/MS分析
LC-MS/MS
吗啡类生物碱
稀释
唾液
灵敏度
庆大霉素的LC-MS分析
庆大霉素
组分
电喷雾液质联用
HPLC和LC-MS/MS法测定水中双酚A的比较
液相色谱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双酚A
环境水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物检材中苯丙胺类兴奋剂和氯胺酮的LC-MS/MS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法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法医毒物学 LC-MS/MS 苯丙胺类兴奋剂 氯胺酮 生物检材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9-151,Ⅰ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
字数 22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728.2006.03.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栋 23 236 9.0 14.0
2 卓先义 52 641 13.0 23.0
3 沈敏 95 970 15.0 26.0
4 姜宴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15 118 6.0 10.0
5 沈保华 62 697 15.0 22.0
6 向平 69 865 15.0 2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51)
二级引证文献  (225)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2(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3(2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4(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5(3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6(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7(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8(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9(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20(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法医毒物学
LC-MS/MS
苯丙胺类兴奋剂
氯胺酮
生物检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法医学杂志
双月刊
1001-5728
11-1721/R
大16开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南里17号楼303室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8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4216
相关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www.lawyee.net/Act/Act_Display.asp?RID=46696
项目类型: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