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已分离的蒜薹灰霉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蒜薹灰霉菌对碳源的利用以果糖、葡萄糖为最佳;生长的温度范围为5~30℃,最适为25℃;光暗交替对菌落生长有促进作用;生长的适宜pH值为2.5~12.5,最适为6.该菌在葡萄糖中最宜产孢;产孢的适宜温度是10~28℃,最适为20℃;光暗交替对灰霉菌产孢有促进作用;产孢初始适宜pH值为3.5~12.5,最适为6.
推荐文章
人参灰霉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人参灰霉病菌
菌丝
分生孢子
生物学特性
百合灰霉病病原菌鉴定及其部分生物学特性测定
百合
灰霉病
病原菌鉴定
灰葡萄孢
生物学特性
番茄叶霉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番茄叶霉病菌
生物学特性
海棠灰霉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海棠
灰霉病茵
生物学特性
分生孢子
茵丝
萌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蒜薹灰霉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河南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蒜薹 灰霉菌 生物学特性
年,卷(期) 2006,(8) 所属期刊栏目 园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116
页数 4页 分类号 S436.33
字数 35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08.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喜宏 236 1039 15.0 21.0
3 王燕燕 6 22 3.0 4.0
6 梁宁 3 39 3.0 3.0
7 薛婷 11 52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蒜薹
灰霉菌
生物学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农业科学
月刊
1004-3268
41-1092/S
大16开
郑州市农业路1号
36-3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34
总下载数(次)
17
相关基金
天津市星火计划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