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灰葡萄孢霉引起的蒜薹灰霉病是贮藏期蒜薹的重要病害之一.灰葡萄孢霉可以产生真菌毒素,为明确灰葡萄孢霉的最佳产毒培养基和培养时间,本研究从蒜薹主产区采集的蒜薹灰霉病病样上分离到灰葡萄孢霉强致病菌株BC-3,通过黄瓜种子萌发生长法、叶片圆盘法、蒜薹悬滴接种法及系统侵染法4种方法测定灰葡萄孢霉毒素对黄瓜和蒜薹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蒜薹灰葡萄孢霉毒素为非寄主选择性毒素,最适产毒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和淀粉酵母培养基,培养时间为12~18 d.
推荐文章
喜树碱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理效应
植物保护学
喜树碱
番茄灰霉病菌
毒理效应
地肤内生细菌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拮抗作用
地肤
内生细菌
番茄灰霉病菌
拮抗作用
番茄灰霉病菌内生拮抗细菌的筛选及鉴定
番茄灰霉病菌
内生细菌
抑菌活性
鉴定
拟南芥感染灰霉病菌后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拟南芥
生态型
灰霉病菌
基因表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产后蒜薹灰霉病菌产毒条件研究
来源期刊 山东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蒜薹 灰霉病 灰葡萄孢霉 培养条件 真菌毒素 生物活性
年,卷(期) 2017,(7)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农业气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6-119
页数 4页 分类号 S436.33
字数 44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4083/j.issn.1001-4942.2017.07.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勇 90 995 17.0 27.0
2 孔庆学 19 127 7.0 10.0
3 高苇 24 123 6.0 10.0
4 张春祥 15 89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63)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蒜薹
灰霉病
灰葡萄孢霉
培养条件
真菌毒素
生物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农业科学
月刊
1001-4942
37-1148/S
大16开
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24-2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49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448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