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上个世纪50年代家庭治疗发轫于美国,此后,这个被称为心理咨询与治疗“第四势力”的运动席卷了医学、心理、教育等许多行业和领域,在50多年里获得飞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首先从德国引入家庭治疗。经过短暂的惊异、新奇与迷茫,国内的研究者们也对这种神奇的治疗投入了高度的关注和研究热情。与此同时,对于这个舶来品,人们对其与中国文化的契合性问题也更为关心。本文中,笔者选取具有典型中国文化特色的孝道为探讨对象,从分析家庭治疗与孝道相辅相成关系的角度,对家庭治疗与中国文化的适应性问题进行初步的、部分的探索。
推荐文章
传统孝道之审视
移孝作忠
老年本位
陶冶人性
西方多家庭治疗研究进展
多家庭治疗
心理学
血友病儿童家庭治疗现状调查
血友病
家庭治疗
凝血因子
儿童血友病家庭治疗开展现状调查
血友病
家庭治疗
儿童
现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家庭治疗与孝道之关系探讨
来源期刊 中国家庭教育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家庭治疗 孝道 20世纪80年代末 适应性问题 中国文化 心理咨询 50年代 文化特色
年,卷(期) zgjxhzjy_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39
页数 3页 分类号 B8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苗青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家庭治疗
孝道
20世纪80年代末
适应性问题
中国文化
心理咨询
50年代
文化特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家校合作教育
季刊
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东北师大田家炳书
出版文献量(篇)
1426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