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烃类催化裂解反应是强吸热过程,而金属氧化物和烃类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在反应器中使两类反应同时进行,通过热量的耦合,提供部分催化裂解反应所需的热量.采用脉冲反应和固定床绝热反应装置对这种耦合反应进行了研究.脉冲反应结果表明,金属氧化物和烃类发生氧化反应(放热反应)存在热量耦合的作用.固定床绝热反应结果表明,与纯催化裂解催化剂(低碳烯烃(乙烯+丙烯)的收率为25.79%)相比,含有金属氧化物(CuO和Mn2O3)的耦合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金属氧化物被还原,同时生成H2O和COx,催化剂的床层温度随反应的进行温降幅度减小,低碳烯烃(乙烯+丙烯)的收率增加幅度不大(26.16%),说明该反应存在热量耦合的作用.
推荐文章
烃类氧化催化裂解反应制低碳烯烃
催化裂解
金属氧化物
氧化反应
耦合
烯烃
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技术研究进展
催化裂解
低碳烯烃
ZSM-5分子筛
热力学平衡
动力学
FCC汽油催化裂解生产低碳烯烃的研究
催化裂解
FCC汽油
乙烯
丙烯
关联模型
临氢条件下正己烷催化氧化裂解制低碳烯烃
正己烷
临氢
催化氧化裂解
低碳烯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烃类催化裂解和氧化耦合反应制低碳烯烃
来源期刊 石油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催化裂解 金属氧化物 氧化 耦合 乙烯 丙烯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216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221.21
字数 35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8144.2006.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中民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天然气化工与应用催化研究室 68 863 18.0 27.0
2 谢鹏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天然气化工与应用催化研究室 10 63 4.0 7.0
3 李铭芝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天然气化工与应用催化研究室 3 8 2.0 2.0
4 常福祥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天然气化工与应用催化研究室 3 2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催化裂解
金属氧化物
氧化
耦合
乙烯
丙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化工
月刊
1000-8144
11-2361/TQ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4号(北京1442信箱)
2-401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25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09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