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5年4月,在广东湛江港赤潮区采集球形棕囊藻(Phaeoecystis globosa),在室内用新洁尔灭和异噻唑啉酮两种除藻剂进行棕囊藻的杀灭试验.结果表明,新洁尔灭对赤潮水体中球形棕囊藻的72 h LC50为0.96 mg L-1;与新洁尔灭相比,异噻唑啉酮的除藻效果更为明显,其对球形棕囊藻的72hLC50为0.54mgL-1.新洁尔灭和异噻唑啉酮复配时具有协同作用,可提高除藻能力,新洁尔灭和异噻唑啉酮浓度比为1.3:0.3(配比为4.3:1)时除藻效果最优,2 d的除藻率达到89%,协同指数为0.78.两种除藻剂对鲻鱼(Mugil cephalus)苗72 h的毒性试验表明,新洁尔灭和异噻唑啉酮浓度分别在2.0和0.3 mg L-1以下除藻是安全的.
推荐文章
有机改性蒙脱土去除球形棕囊藻赤潮研究
球形棕囊藻
改性粘土
除藻率
絮凝动力学
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对球形棕囊藻溶藻作用的环境因子研究
球形棕囊藻
溶藻细菌
盐度
光照
藻细胞数
载Fe3+纳米TiO2薄膜去除球形棕囊藻赤潮生物的研究
Fe3+
TiO2薄膜
可见光
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
赤潮
棕囊藻囊泡的培养与去除研究
球形棕囊藻Phaeocytstis globosa
囊泡
极化
除藻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湛江球形棕囊藻赤潮除藻试验
来源期刊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球形棕囊藻 除藻剂 新洁尔灭 异噻唑啉酮 协同效应 广东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8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48.885.3
字数 39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6.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江天久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 100 1537 21.0 33.0
3 孟建新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86 456 10.0 14.0
6 江涛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46 430 11.0 18.0
7 曾淼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7 88 5.0 7.0
8 李鹏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 13 101 5.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87)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球形棕囊藻
除藻剂
新洁尔灭
异噻唑啉酮
协同效应
广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双月刊
1005-3395
44-1374/Q
大16开
广州天河区兴科路723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3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13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