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利用神经可塑性原理,应用微制造加工技术设计并制作植入式神经微电极,以探索神经电信号提取与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以硅片为电极底板,以铂铱合金丝为导线,用微制造加工技术在硅片上开孔,制作成植入式神经微电极.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将电极植入大鼠坐骨神经内,经放大电路放大后,用示波器观察所提取之电信号.结果 电极实物为一1 mm×1 mm的八角形物体,电极一侧为通孔,内径约300 mm,通孔周围镀有铂金,两侧各有1根导线.植入试验提示,植入后3个月,示波器观察到具有神经电信号特征的静息电位、自发电活动及动作电位.结论 自行设计与制作的植入式神经微电极可提取神经电信号,该电极在实用性上明显优于目前常用的纵行神经束内电极,为神经假肢的研究提供了电极基础.
推荐文章
神经束内微电极提取大鼠坐骨神经信号的实验研究
神经束内微电极
坐骨神经信号
信号调理
脑电信号提取专用电极芯片的设计
脑电信号
电极芯片
检测
差分差值放大器
Gm-C技术
应用自制神经束内微电极采集周围神经即时电信号
神经束内微电极
周围神经
电信号
聚酰亚胺基柔性神经微电极的优化
柔性微电极
空气等离子体
黏附性
聚酰亚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植入式神经微电极的设计及神经电信号提取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手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周围神经 动物,实验 植入式神经微电极 电信号 电子假肢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5-36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3
字数 16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5-054X.2006.06.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春宇 66 713 16.0 2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周围神经
动物,实验
植入式神经微电极
电信号
电子假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手外科杂志
双月刊
1005-054X
31-1653/R
16开
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796号1号楼2楼
4-49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9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807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