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东秦岭-大别山造山带南缘鄂东地区、荆当盆地、秭归盆地和川东北地区三叠纪-古近纪的构造层序对比研究,划分出三个大的构造层序,并分析了中上扬子地区印支期以来沉积盆地性质转换和迁移过程与构造层序的耦合关系,揭示了东秦岭-大别造山与成盆作用过程.认为早三叠世至中三叠世构造层序Ⅰ记录了扬子地台由克拉通盆地逐渐萎缩的过程,反映了印支期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软碰撞未造山的过程;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构造层序Ⅱ记录了前陆盆地的三次幕式演化过程,反映了早燕山期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呈斜向、剪刀式由东向西陆-陆碰撞关闭以及前展逆冲叠置造山作用过程,与江南逆冲带联合作用形成前陆盆地沉降和沉积中心向西的迁移.晚白垩世至古近纪区域构造背景发生重大变化,构造层序Ⅲ记录了晚燕山期地壳快速均衡隆升,伸展断陷盆地形成演化过程.
推荐文章
大别造山带构造归属:海西期以来地幔化学成分特征证据
幔源岩石
地幔成分特征
地球化学对比
秦岭造山带
大别造山带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侧加里东期古隆起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成藏条件
震旦系-下古生界
古隆起
加里东期
江汉平原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侧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中新生代盆地构造特征与形成机制
伸展盆地
前陆盆地
造山松弛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印支期以来构造层序耦合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盆山耦合 构造层序 沉积响应 前陆盆地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4
页数 6页 分类号 P534
字数 80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9727.2006.01.0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41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65)
二级引证文献  (118)
192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4(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8(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盆山耦合
构造层序
沉积响应
前陆盆地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9727
51-1634/N
大16开
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1号
62-24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4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404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