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徒手击入法制备寰椎侧块螺钉钉道的方法,总结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新鲜成人寰椎标本26具,男女各13具,寰椎侧块进钉点选择在寰椎后结节中点旁开18~20 mm,与后弓下缘以上2 mm的交点.用尖嘴咬骨钳咬除寰椎后弓进钉点骨皮质,用锤子将直径为3.0 mm的钻子缓慢击入,冠状面保持垂直,矢状面向头侧倾斜约5°.临床应用16例,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龄37.5岁.陈旧性齿状突骨折7例,新鲜ⅡC型齿状突骨折6例,齿状突发育不全3例.应用钉棒系统9例,钉板系统7例.术前JOA评分5.1~10.6分,平均7.5分.结果:CT超薄扫描显示52枚标本钉道中,3枚螺钉的钉道方向不佳,2枚螺钉的进定点不准确,1枚螺钉的进钉点和钉道方向均不准确,正常的患者中寰椎侧块钉道长28~32 mm.临床的32枚钉道制备中,寰椎侧块螺钉长28~32 mm,平均30 mm.平均手术时间2h,平均出血量300 ml,术中无一例发生脊髓和椎动脉损伤.1例患者打入寰椎侧块钉道时损伤该部静脉丛,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并打入另一侧钉道,待该侧螺钉打好后另外一侧出血已停止,在固定这一侧螺钉.超薄CT显示32枚螺钉位置满意,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6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的齿状突均骨性愈合,植骨块全部融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11.2~15.7分,平均14.3分.无内固定断裂、松动.结论:徒手击入技术制备寰椎侧块螺钉钉道简单、可靠.
推荐文章
寰椎侧块后路螺钉固定的应用解剖学
寰椎
内固定
临床解剖学
寰椎侧块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寰椎侧块
应用解剖
定量测量
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的解剖学研究
寰枢关节
关节脱位
内固定
前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寰椎侧块钉道徒手击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期刊 美中国际创伤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寰椎侧块 螺钉 徒手技术 击入法 内固定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9,3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87.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3)
共引文献  (40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寰椎侧块
螺钉
徒手技术
击入法
内固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中国际创伤杂志
季刊
1538-814X
陕西西安市南稍门红会路3号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8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8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