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是世界性的入侵有害植物,对其入侵特性的理解将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揭示入侵机理和开展植物入侵的防治工作.叶片的光合作用是入侵植物薇甘菊入侵特性的研究内容之一,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开展对薇甘菊非同化器官茎的同化特性的研究.该文采取对比的研究方法,使用LICOR-6400气体交换系统和荧光系统对其幼嫩的绿色茎和成熟叶片的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薇甘菊茎中叶绿体分布进行观察.使用叶绿素荧光系统测量瞬时叶绿素荧光特性表明,茎和叶的电子传输速率(Electron transport rate, ETR)和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存在较好的正比例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7,说明茎中存在和叶中类似的光合结构.但在应用LICOR-6400气体交换系统测量稳定状态下的CO2的气体交换速率时,观察到叶的气体交换速率稳定性较好,而茎的气体交换速率出现较大的波动,这可能是由于茎的气孔因素引起.综合来看,在相同面积和饱合光强下(光通量密度(Photosynthetic photo flux density, PPFD)=2 000 μmol·m-2·s-1),叶的ETR为42.44 μmol·m-2·s-1,茎的ETR为30.32 μmol·m-2·s-1.在相同面积和低光强(PPFD=10 μmol·m-2·s-1)下,叶的ΦPSⅡ为0.69;茎的ΦPSⅡ为0.57.在单位SPAD下,茎中ETR是每单位SPAD 4.24 μmol·m-2·s-1,是叶的2.3倍,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是每单位SPAD 0.08,是叶的3倍.在比较茎和叶ETR中观察到茎比叶有更强的强光适应能力.激光共聚焦图像观察到薇甘菊茎的叶绿体主要分布在两个区域:皮层区和维管束周围.对照以往关于茎中叶绿体功能的研究表明,可能分布在两个区域中的叶绿体功能上存在差别.如上,薇甘菊茎中存在一定的光合作用能力,且在叶绿体的光能利用瞬时效率上茎明显强于叶,但在茎中这些光合作用的具体作用仍不清楚.
推荐文章
薇甘菊萎蔫病毒感染对薇甘菊光合特性和4种酶活性的影响
薇甘菊
薇甘菊萎蔫病毒
超氧化物岐化酶
过氧化物酶
苯丙氨酸解氨酶
多酚氧化酶
光合作用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非同化器官光合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
薇甘菊
非同化器官
光合碳固定
光合电子传导速率
PSII光化效率
饱和光合速率
维管束鞘结构
薇甘菊挥发物对薇甘菊颈盲蝽的引诱作用
薇甘菊颈盲蝽
嗅觉测试
野外诱捕
香叶烯
林业有害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的气体交换特性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
蒸腾速率
气孔导度
频率分布
种间比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薇甘菊叶和茎的光合特性
来源期刊 植物生态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电子传递速率 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 气体交换特性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8-1004
页数 7页 分类号 Q94
字数 350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祖元刚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24 7591 41.0 63.0
2 王文杰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8 1850 27.0 41.0
3 杨逢建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2 1062 20.0 32.0
4 张衷华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8 190 7.0 13.0
5 贺海升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 138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183)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197)
二级引证文献  (310)
19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20)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0(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1(3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2(3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3(3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4(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5(2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6(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7(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8(2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20(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电子传递速率
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
气体交换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生态学报
月刊
1005-264X
11-3397/Q
大16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82-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6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37021
相关基金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英文译名:Key Project of Chinese Ministry of Education
官方网址:http://www.dost.moe.edu.cn
项目类型: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