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用低温碳化的方法制备平均晶粒度为20~30nm,颗粒尺寸小于100 nm的纳米碳化钨粉末.并利用成分分析和DSC,SEM,XRD以及BET检测手段,对纳米级WC粉末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有机炭、活性炭和工业炭的对比研究发现,有机炭为较理想炭源,能在较低的温度下碳化,制备出合格的纳米碳化钨粉末.同时发现碳化的颗粒度与炭源有着紧密的关系,在钨粉原料相同的情况下,炭源的颗粒度越细,其制备出的碳化钨的颗粒也越细.而且在试验中研究发现,炭源对于碳化温度有明显的影响,在本试验所采取的三种不同炭源中,通过DSC和XRD的研究分析表明,碳化温度由低到高依次为有机炭<活性炭<工业炭.
推荐文章
微波碳化法制备纳米WC粉末及其机理
纳米WC
微波碳化
非热效应
纳米WC-Co复合粉末形貌的影响因素
纳米WC-Co复合粉末
喷雾转化
低温还原碳化
形貌
高能球磨制备纳米WC/MgO粉末的工艺研究
球磨
纳米
WC/MgO复合粉
正交试验
工艺参数
机械活化-反应热处理制备纳米晶WC-Co复合粉末
机械活化
反应热处理
纳米晶
WC-Co复合粉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WC粉末的制备研究
来源期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WC 纳米 低温碳化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8-42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B383|TF123
字数 28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2812.2006.03.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易丹青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76 3068 28.0 37.0
2 李荐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8 952 14.0 29.0
3 刘瑞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4 106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WC
纳米
低温碳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双月刊
1673-2812
33-1307/T
大16开
浙江杭州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材料系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7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24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