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汪少华教授的《中国古车舆名物考辨》(以下简称《考辨》)着眼于训诂与考古的双重视野,以名物线索贯通训诂学、考古学、科技史,吸收考古成果解决车舆名物训诂疑难;凭借训诂利器,介入容有未安、留待推敲的定名空间,对车舆马具定名进行审视、研究和评判,订正各类考释文字中因对包括《考工记》在内的文献及其注释误解或传讹而导致的失误,为出土车舆名物考证提供有益的文献指导,为车舆名物及清儒注疏作出文物印证,别开生面,成绩斐然。
推荐文章
浅谈语法隐喻中名物化的意义及其功能
名物化
语法隐喻
功能语法
“蚀胧”的本草名物简考
蚀胧
桑螵蛸
螳螂
《诗经》本草名物训诂研究
诗经
本草
名物词
汉语名物化复合词识别
最大熵模型
名词性复合词
复合能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名物训诂的新收获——评汪少华教授的《中国古车舆名物考辨》
来源期刊 书品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训诂学 名物 考辨 中国 教授 收获 《考工记》 考古学 双重视野 科技史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6
页数 5页 分类号 I206.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训诂学
名物
考辨
中国
教授
收获
《考工记》
考古学
双重视野
科技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书品
季刊
1002-9850
北京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出版文献量(篇)
2416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