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提高有机金属微腔器件的光外耦合率,利用传输矩阵理论及微腔理论建立了光外耦合率的优化模型.通过在金属微腔的阴极加入介质层形成复合阴极,比较复合阴极对反射率、透射率和反射相位的影响,并分析了微腔效应对复合阴极和单金属阴极器件的影响,得到了最优化的光外耦合率.结果表明,考虑微腔效应并且忽略界面复合、吸收的情况下,当金属层厚度在5 nm、介质层厚度在50 nm的附近时,中心波长550 nm光达到最高的光外耦合率.介质层的加入在理想情况下可将光外耦合率相对单金属阴极提高12倍.
推荐文章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热传导特性研究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热传导
热阻模型
温度分布
非对称分离重组扇形空腔微混合器的混合特性
非对称分离重组
扇形空腔
混合特性
数值模拟
非对称波导四微环耦合系统类EIT谱特性分析
集成光学
微环谐振器
非对称因子
电磁感应透明谱
有机发光器件(OLED)界面研究进展
有机发光器件
界面结构
发光效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有机发光器件中非对称金属微腔的光学特性
来源期刊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金属微腔 光外耦合率 介质层 复合阴极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9-463
页数 5页 分类号 O484
字数 37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5/j.issn.1008-973X.2006.03.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辉 浙江大学国家现代光学重点实验室 50 406 9.0 18.0
2 刘旭 浙江大学国家现代光学重点实验室 214 1718 22.0 32.0
3 吴鹏 浙江大学国家现代光学重点实验室 21 74 5.0 8.0
4 杨立功 浙江大学国家现代光学重点实验室 14 173 6.0 13.0
5 朱德喜 浙江大学国家现代光学重点实验室 7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属微腔
光外耦合率
介质层
复合阴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月刊
1008-973X
33-1245/T
大16开
杭州市浙大路38号
32-40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6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8190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