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数字激光散斑图像测量物体的形变和微小位移是一种新兴的非接触测量方法,为提高测量速度,通过对数字散斑相关测量方法(DSCM)和激光散斑图像的特点进行研究,提出一种针对数字散斑图像的边缘相关测量法(DSMC).该方法把移动前后的激光散斑图像像素在单方向上求和,使整幅图像的能量集中在边缘上,然后使用边缘上所形成的一维数列,通过插值和相关的方法求解激光散斑图像的位移.而激光散斑图像的位移可以反映出物体的位移或形变.理论和实验证明了该算法可行,可以大大节省数字散斑相关测量中数据处理的时间而不影响计算精度,因为此算法的运算精度主要取决于插值点的个数和散斑图像自身的综合误差.
推荐文章
基于数字散斑应变测量法的薄板各向异性力学性能研究
数字散斑相关法
应变测量
板料
各向异性
本构模型
刚体位移测量的数字散斑相关法的研究
数字散斑相关法
刚体位移
正方体爬山搜索法
双精度数字散斑振动测量系统
数字散斑
振动测量
相移
相位去包裹
动态散斑对比度颗粒测量法
颗粒测量
动态光散射
动态散斑对比度
高黏度溶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数字散斑的边缘相关测量法
来源期刊 中国激光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测量 数字散斑 位移测量 数字散斑边缘相关测量法 数字散斑相关测量法
年,卷(期) 2006,(8) 所属期刊栏目 测量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92-1096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247
字数 34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8-7025.2006.08.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立 中国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18 176 7.0 12.0
2 邱天 中国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5 39 4.0 5.0
3 李东晖 中国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3 32 3.0 3.0
4 朱俊株 中国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2 25 2.0 2.0
5 白雪飞 中国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3 17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76)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0(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测量
数字散斑
位移测量
数字散斑边缘相关测量法
数字散斑相关测量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激光
月刊
0258-7025
31-1339/TN
大16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 上海800-211邮政信箱
4-201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93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1051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