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偏心率、周期比(结构扭转为主的第1自振周期与平动为主的第1自振周期之比)和位移比(楼层最大水平位移(层间位移)与该楼层两端水平位移(层间位移)平均值之比)是平扭耦联问题中的三个关键参数.中美两国规范都把位移比大于1.2定义成平面不规则中的扭转不规则.但是,两国规范控制扭转效应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美国规范不控制周期比,它对每层的动扭矩作了放大,以考虑扭转不规则对构件内力的影响,强调结构的地震反应和构件的内力;我国规范提出周期比不大于0.85~0.90的限值要求,强调结构的自振特性.本文详细地叙述了结构工程师关心的刚心和质心的定义和计算机求解方法,综合结构的自振特性和地震反应,以周期比、第1振型中的扭平分量比和位移比为控制指标,提出了结构动力规则性概念.明确指出结构的扭转不仅仅是几何规则性问题,本质上它更是一个动力规则性问题.结构可以是几何不规则的,但结构工程师要努力做到结构的动力特性是规则的.文中还列出了实现结构动力规则性的9条途径.同时建议规范在今后的修订中增设动力规则性的有关条款.
推荐文章
基础滑移隔震结构平-扭耦联地震反应分析
基础滑移隔震系统
偏心结构
地震反应
考虑平-扭耦联效应的消能减震结构振动反应分析
消能减震结构
扭转变形
附加阻尼比
偏心结构
数值分析
多维地震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震设计中的平扭耦联问题
来源期刊 建筑结构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抗震设计 平扭耦联 动力规则性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6
页数 7页 分类号 TU318.1
字数 65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6869.2006.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扶长生 18 102 5.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3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抗震设计
平扭耦联
动力规则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筑结构学报
月刊
1000-6869
11-1931/TU
大16开
北京三里河路9号
2-19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9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964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