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摘要:
目的 应用扩展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检测肥胖伴糖耐量异常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方法 按照WHO 1998肥胖及WHO 1999糖尿病诊断标准,将52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体重-正常糖耐量组、超重/肥胖-正常糖耐量组、超重/肥胖糖耐量减退组及超重/肥胖糖尿病组;将超重/肥胖-正常糖耐量者进一步分为3个亚组:超重亚组、轻度肥胖亚组、中度肥胖亚组.应用核磁共振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腹内脂肪测量,以腹腔内脂肪面积100 cm2为切割点,将正常糖耐量者分为非腹内型肥胖组(non-VA)及腹内型肥胖组(VA).以扩展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检测机体胰岛素敏感性.结果 单纯超重/肥胖、超重/肥胖伴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者的葡萄糖消失率分别为(3.25±0.13)、(3.06±0.26)和(3.19±0.44)mg·kg-1·min-1,较正常体重正常糖耐量组的(5.86±0.65)mg·kg-1·min-1显著减少(P<0.05,P<0.01);超重、轻度肥胖及中度肥胖但糖耐量正常亚组的葡萄糖消失率分别为:(3.50±0.19)、(3.03±0.13)和(2.75±0.24) mg·kg-1·min-1,较正常体重正常糖耐量组显著降低(P<0.05,P<0.01).腹型肥胖组的葡萄糖消失率(2.97±0.12)mg·kg-1·min-1、葡萄糖氧化率(1.47±0.19)mg·kg-1·min-1较非腹型肥胖组的(4.55±0.43)mg·kg-1·min-1和(2.24±0.19)mg·kg-1·min-1显著减少(P<0.05,P<0.01).体重指数、腰臀比、腰围、腹腔内脂肪面积分别与葡萄糖利用率呈负相关(P<0.05,P<0.01).体重指数、腹腔内脂肪面积及腹部皮下脂肪面积分别是影响葡萄糖利用率的主要因素.结论 超重/肥胖无论伴或不伴糖代谢异常,胰岛素敏感性均显著降低,腹内脂肪增多者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率显著减少,总体脂和腹部脂肪与精确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呈负相关,总体脂和腹部脂肪是影响机体胰岛素敏感性的主要因素.
推荐文章
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术评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研究——附67例分析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术
肥胖
胰岛素
口服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者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分析
胰岛素分泌细胞
胰岛素抵抗
口服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
糖尿病
2型
单纯性肥胖儿童葡萄糖脂肪代谢特点及胰岛素敏感性研究
胰岛素抵抗
单纯性肥胖
胰岛素敏感性
黄芪多糖对高脂喂养肥胖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黄芪多糖
胰岛素敏感性
肥胖
大鼠
高脂膳食
钳夹实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扩展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检测肥胖伴糖耐量异常个体的胰岛素敏感性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扩展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 葡萄糖利用率 肥胖 糖尿病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0-74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8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包玉倩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144 415 14.0 17.0
2 朱敏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44 315 7.0 16.0
3 贾伟平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178 1327 19.0 31.0
4 陆蔚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17 73 6.0 8.0
5 项坤三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17 735 10.0 17.0
6 陈蕾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21 206 7.0 14.0
7 陆俊茜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12 102 3.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0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12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5(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6(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8(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扩展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
葡萄糖利用率
肥胖
糖尿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0-503X
11-2237/R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6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5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