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制了一种采用混合的P-I-N异质结结构、基于混合ZnPc和C60的有机小分子太阳电池.该有机太阳电池光电转换由ZnPc和C60异质结混合成膜完成,电子和空穴分别通过n掺杂和p掺杂的宽带有机层传输至阴极和阳极,不同掺杂的电子或空穴传输层由精确控制两种有机小分子的蒸镀速率来实现;其中空穴传输层采用N,N,N',N'-Tetrakis(4-methoxyphenyl)-benzidine(MeO-TPD)为基底材料和Tetrafluoro-tetracyano-quinodimethane(F4-TCNQ)为掺杂材料,电子传输层采用C60为基底材料,而掺杂材料为Leuco Crystal violet(LCV).实验发现:可以通过改变光电转换层和电子传输层的厚度,优化器件的结构;与未掺杂的有机薄膜相比,掺杂的宽带有机传输层导电率提高了3~4个数量级,并且它们几乎不吸收太阳光;电子传输层的厚度直接影响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这与薄膜光学的预期结果相符;当增大光电转换层的厚度,不仅增加了光吸收,同时电子空穴的复合率也随之增加,因此器件的填充因子降低.实验结果表明:该有机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可达2.4%.
推荐文章
小卫星平台的太阳电池阵设计及应用
小卫星
太阳电池阵
设计
应用
不同拓扑结构太阳电池联结损失的仿真分析
太阳电池
拓扑结构
联结损失
高效HIT太阳电池组件及其应用
异质结
太阳电池
组件
应用
太阳电池I-U特性曲线的拟合
太阳电池
3次样条函数
插值
拟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宽带隙P-I-N结构的高效有机小分子太阳电池
来源期刊 太阳能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有机太阳电池 有机小分子 P-I-N异质结 转换效率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0-53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K513
字数 32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4-0096.2006.06.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建邦 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物理系 31 268 8.0 15.0
2 任驹 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物理系 11 192 6.0 11.0
3 张延曹 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物理系 4 23 3.0 4.0
4 郭文阁 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物理系 6 155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有机太阳电池
有机小分子
P-I-N异质结
转换效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太阳能学报
月刊
0254-0096
11-2082/TK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3号
2-16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68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778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