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食用菌       
摘要:
从辽宁省法库市奥斯达菌业有限公司患褐斑病的金针菇病灶上分离筛选得到4个细菌菌株,采用回接感染实验法证明细菌05Y和05N两个菌株可不同程度地导致金针菇褐斑病的发生.通过光电比浊计数法测定不同浓度的克菌对金针菇褐斑病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克菌在浓度为0.75‰时的抑菌活性最佳.
推荐文章
金针菇蛛网病病原菌鉴定
金针菇
蛛网病
金黄菌寄生
平菇褐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平菇
褐斑病
Pseudomonas tolaasii
金针菇黑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分子鉴定
金针菇
黑腐病
托拉斯假单胞杆菌
壳聚糖对平菇褐斑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及机理
壳聚糖
托拉斯假单胞杆菌
抑菌活性
抑菌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金针菇褐斑病病原菌的分离筛选及防治
来源期刊 中国食用菌 学科
关键词 金针菇 褐斑病 病原菌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病虫害防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0
页数 3页 分类号 S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8310.2006.04.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白静 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6 15 2.0 3.0
2 杨洋 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25 46 4.0 5.0
3 张秀云 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1 6 1.0 1.0
4 张月 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10 16 2.0 3.0
5 吕秋实 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针菇
褐斑病
病原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用菌
月刊
1003-8310
53-1054/Q
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8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21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