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入药,但黄芩的根又分为新根、缩根,由于药用部位的不同及炮制方法的不同,药物的商品名称也就有了区别,功效也就有差异.如何合理地应用黄芩,才能显示出其主要的药效,达到微妙之处,这对于患者来说是及其重要的,然而医生在开黄芩这味中药时,很少有根据病情需要对症下药的,通常只开"黄芩"二字,这也难怪,因为药物市场里,目前很难找到黄芩的其他商品名,而把新根、缩根都当黄芩卖,这就使得医院进货无从挑选不同药用部位的黄芩,医生也就顺其自然地开处方不管新根、缩根一律都开"黄芩",药剂人员也就理所当然进什么货,抓什么药,在药房内几乎找不到黄芩分类部位的商品名,写此文章之意是要提醒医护、卫技人员、药物经销商、同时也应牵涉到药材的产地、采收与加工,从源头做起,分门别类,才能彻底地巧用黄芩,达到最有效的治疗效果.现分述如下.
推荐文章
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黄芩
黄芩苷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黄芩的化学成分及黄芩苷的提取方法
黄芩
黄芩苷
化学成分
提取工艺
黄芩中黄芩苷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
黄芩
黄芩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采收期
药物分析
白腐真菌转化黄芩苷生成黄芩素的研究
黄芩苷
白腐真菌
黄芩素
生物转化
超声波处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芩的巧用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年,卷(期) 2006,(12) 所属期刊栏目 短篇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9-719
页数 1页 分类号 R285.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秀英 5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杂志
月刊
1684-5846
72-2002/R
深圳市龙岗区坪山东纵路445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7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4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