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科学进展       
摘要:
在考虑水体入流和出流不等的条件下,提出了水体交换周期的计算模型和相应的数值算法.并选取黄河上游兰州-下河沿、下河沿-石嘴山、石嘴山-头道拐三河段,在天然径流状态下和有水库调节作用下分汛期和非汛期分别计算了历年各河段水体的交换周期.结果表明:(1)在天然径流状态下,三河段非汛期历年的交换周期几乎均长于相应汛期的交换周期,而在水库调蓄作用下,则没有表现出这一特点;(2)无论汛期还是非汛期,在水库的径流调节作用下各河段水体的交换周期普遍长于天然径流状态下的交换周期,即水库的径流调节作用使得下游河段水体的交换周期普遍延长,从而减缓了该河段的水量循环速率,对相应河段的水资源的可再生量产生了制约作用.
推荐文章
黄河上游梯级水库多目标水沙联合模拟优化调度模型
水库优化调度
调水调沙
输沙水量
自迭代模拟优化
黄河上游
龙羊峡水库
黄河上游流域蒸散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黄河上游
彭曼公式
蒸散量
影响因子
黄河上游径流与太平洋海温场关系及其预测应用
太平洋
海温场
黄河上游
径流
预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体交换周期模型的修正及其在黄河上游的应用
来源期刊 水科学进展 学科
关键词 水体交换周期 交换率 模型 黄河上游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6-202
页数 7页 分类号 P33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6791.2006.0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昌明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42 8519 53.0 89.0
5 王红瑞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39 2201 26.0 41.0
6 蒋晓辉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 204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体交换周期
交换率
模型
黄河上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科学进展
双月刊
1001-6791
32-1309/P
大16开
199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97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