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结果表明:韭菜迟眼蕈蚊在温室中可周年发生为害,在露地4月份开始为害,12月份进入越冬,春秋两季为害高峰,以秋季为甚.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的适期是成虫期和低龄幼虫期,试验药剂中,防治成虫较好的药剂有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以及印楝素,3种药剂常用浓度对成虫药膜1 d的LT50值分别为20.13、27.21和57.68 min,药膜3 d的LT50值分别为66.61、54.49和104.05 min.防治幼虫较好的药剂有灭幼脲三号、吡虫啉、灭蝇胺和辛硫磷,4种药剂对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39.62、110.67、6.46和378.30 mg/L,田间14 d的防治效果都在80%以上.
推荐文章
晋南地区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韭菜迟眼蕈蚊
形态特征
发生原因
防治措施
晋南地区
韭菜迟眼蕈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韭菜迟眼蕈蚊
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
韭菜迟眼蕈蚊绿色防控技术
韭菜迟眼蕈蚊
危害特点
绿色防控技术
韭菜迟眼蕈蚊生物防治研究现状与展望
韭菜迟眼蕈蚊
生物防治
现状
展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上海地区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期刊 上海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 温室 发生 防治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6
页数 4页 分类号 S433
字数 39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924.2006.03.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洪晓月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47 582 14.0 21.0
2 王冬生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 51 642 12.0 24.0
3 袁永达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39 281 9.0 15.0
5 於文俊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 14 124 6.0 11.0
6 谢显传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 10 188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109)
二级引证文献  (166)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6(3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7(46)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8(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9(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韭菜迟眼蕈蚊
温室
发生
防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农业学报
双月刊
1000-3924
31-1405/S
大16开
上海市金齐路1000号
4-52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0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34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