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减轻结缔组织增生的干扰,促进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和轴突再生,提高脊髓神经纤维的再生效果,延缓肌萎缩提高功能恢复.方法:切除狗L1-2L3-4脊髓节段,采用缝匠肌尾侧部桥接脊髓缺损局部,术后不同时间采用行为学和形态学方法进行测试和观察.结果:肌桥段内有再生的神经纤维,肌萎缩逐渐恢复,双下肢运动功能有所恢复,Tarlov Motor Scotol分级2~4级.结论:肌桥桥接脊髓缺损局部减轻结缔组织增生的干扰,提高脊髓神经纤维的再生效果,延缓肌萎缩提高功能恢复.
推荐文章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转染延缓失神经肌萎缩的作用
基因疗法
去神经支配
神经生长因子
肌萎缩
电穿孔
失神经肌萎缩微血管床的变化
失神经
肌萎缩
微血管
变化
失神经性肌萎缩动物模型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失神经性肌萎缩
动物模型
制作
综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延缓失神经肌萎缩提高功能恢复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沈阳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神经再生 肌萎缩 功能恢复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8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363.2+71
字数 21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2344.2006.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晓蔚 沈阳医学院医学基础部病理解剖学教研室 16 31 3.0 5.0
2 杨晓霞 沈阳医学院医学基础部病理解剖学教研室 38 196 6.0 13.0
3 孙佩杰 沈阳医学院医学基础部病理解剖学教研室 23 72 5.0 6.0
4 韩丽华 沈阳医学院医学基础部病理解剖学教研室 19 65 5.0 6.0
5 李娜然 沈阳医学院医学基础部病理解剖学教研室 24 93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神经再生
肌萎缩
功能恢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沈阳医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8-2344
21-1393/R
大16开
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146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0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0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