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压扭性盆地是世界上广泛发育的一类盆地,也是一种主要的含油气盆地类型.对压扭性盆地合理分类,并对每类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将有助于开展压扭性盆地油气地质综合研究与勘探前景评价.从有利于盆地构造研究与油气勘探的角度提出了压扭性盆地的分类方案.根据压扭作用发生的时间及其与所形成盆地的成因关系,可分为原生和后生压扭性盆地,然后根据盆地所处的板块构造部位、压扭作用的动力机制和压扭作用力的大小等因素,又分为许多次级类型.根据压扭性盆地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剖析了其成因机制和构造特征.压扭性盆地形成的构造环境与张(张扭)性盆地有很大不同,主要形成于斜向挤压背景,包括斜向会聚板块边界、转换板块边界和碰撞造山带的周边地区;后生压扭性盆地的成因机制比原生的更为复杂,板块之间的斜向挤压、微陆块的加入、板块的旋转等因素都可能形成压扭性盆地.
推荐文章
苏北盆地油藏类型与成因机制探讨
油藏类型
层状砂岩
油藏流体
分布特征
成因机制
苏北盆地
百色盆地第三系浅层气成因类型与形成机制
浅层气
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类型
形成机制
柴达木盆地成因类型探讨
成因类型
形成机制
柴达木盆地
基于超压成因机制的压力预测方法与应用
压力预测
等效深度法
Eaton法
预测参数优选
超压成因
渤南洼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压扭性盆地的类型与成因机制
来源期刊 石油实验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压扭作用 成因机制 构造特征 盆地分类 压扭性盆地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盆地·油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6-321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1
字数 68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112.2006.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向奎 3 114 2.0 3.0
5 时华星 1 1 1.0 1.0
6 杨品荣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11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压扭作用
成因机制
构造特征
盆地分类
压扭性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实验地质
双月刊
1001-6112
32-1151/TE
大16开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2060号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0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08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