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建立奶牛附红细胞体和伊氏锥虫两种病原诊断方法并探索二者之间在奶牛感染中的关系,本研究针对两病原分别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奶牛附红细胞体和伊氏锥虫感染的二重PCR诊断方法,其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415 bp和237 bp.敏感性试验和特异性试验表明,附红细胞体和伊氏锥虫的DNA的最低检测量为0.154pg和0.105pg;与猪肺炎支原体、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鸡艾美耳球虫、牛双芽巴贝斯虫无交叉反应.35份临床血样检测结果为:奶牛附红细胞体阳性率22.89%,伊氏锥虫阳性率8.89%,其中共感染率为2.89%.临床试验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奶牛附红细胞体和伊氏锥虫的诊断,特别适用于早期诊断.
推荐文章
二重PCR快速检测牛伊氏锥虫和牛巴贝斯虫的研究
二重PCR
牛伊氏锥虫
牛巴贝斯虫
快速检测
一起奶牛泰勒氏焦虫病和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诊治
奶牛
泰勒氏焦虫病
附红细胞体
感染
二重PCR快速检测牛伊氏锥虫和牛巴贝斯虫的研究
二重PCR
牛伊氏锥虫
牛巴贝斯虫
快速检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奶牛附红细胞体和伊氏锥虫二重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来源期刊 中国动物检疫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附红细胞体 伊氏锥虫 二重PCR 诊断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6
页数 2页 分类号 S85
字数 21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06.04.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维义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寄生虫实验室 117 736 14.0 20.0
2 张为宇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寄生虫实验室 50 250 9.0 12.0
3 苏乾莲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寄生虫实验室 5 11 2.0 3.0
4 石云良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寄生虫实验室 20 55 5.0 6.0
5 何木荣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寄生虫实验室 7 32 4.0 5.0
6 陈明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寄生虫实验室 13 75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附红细胞体
伊氏锥虫
二重PCR
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动物检疫
月刊
1005-944X
37-1246/S
16开
青岛市南京路369号
24-112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3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12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