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安徽省部分医院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安徽部分医院HBV DNA阳性的HBV感染者196例,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3例,慢性乙型肝炎107例,肝炎后肝硬化59例,原发性肝癌6例,慢性重型肝炎20例,亚急性重型肝炎1例,采用Caliper-1000微流芯片分析仪分析检测HBV DNA和基因型.结果 196份HBV DNA阳性血清标本中,B基因型126例(64.3%),C基因型59例(30.1%),BC混合型11例(5.6%),未发现其他基因型.江淮之间以B基因型占优势,淮河以北以C基因型占优势,分别为68.8%和66.7%;HBV B基因型感染的临床疾病谱以慢性乙型肝炎为主,占62.7%(P<0.01),C基因型感染者以肝硬化为主,占44.1%(P<0.01),差异有显著性;检测出的HBV基因型与病毒载量、HBeAg阳性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肝硬化患者HBV C基因型的HBeAg阳性表达(68.4%)明显高于B基因型(31.6%)和BC混合型(0).结论 安徽省部分医院HBV基因型存在B、C和BC混合型,B型为该地区的优势基因型.HBV B基因型感染的临床疾病谱以慢性乙型肝炎为主,而HBV C基因型感染以肝硬化为主.
推荐文章
成都地区HBV基因型分布及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成都市HBV基因型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分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安徽部分医院HBV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炎病毒,乙型/遗传学 基因型 微阵列分析/方法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6-67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73.21|R394.2
字数 25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492.2006.06.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旭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 188 1516 17.0 29.0
2 熊自忠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 95 879 17.0 23.0
3 尹华发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 38 153 7.0 11.0
4 叶珺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 54 456 12.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炎病毒,乙型/遗传学
基因型
微阵列分析/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0-1492
34-1065/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26-36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5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70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