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鲁克沁构造带稠油藏属于吐哈盆地前侏罗系稠油分布区.研究表明,其油源为台北凹陷二叠系,中高孔、渗的中上三叠统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储层条件.鲁克沁构造带三叠系油藏烃类注入至少有两期,早期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晚期是晚白垩世,并以早期注入为主.稠油成藏则由多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由于早期源岩成熟度较低,原油本身较稠,而油气运移过程中轻质组分散失、生物降解和盆地抬升剥蚀阶段大气水下渗所导致的水洗氧化等作用则使其进一步稠化.
推荐文章
吐哈盆地红台构造带气田成藏机制
吐哈盆地
小草湖次凹
侏罗纪
气田
成藏动力学
气藏形成
鲁克沁构造带稠油成藏机制研究
吐哈盆地
鲁克沁构造带
断层封闭性
稠油
成藏机制
次生稠油油藏成藏模式研究—以鲁克沁构造带为例
次生稠油
稠油成因
成藏条件
油藏类型
成藏模式
吐哈油田鲁克沁地区稠油氮气泡沫驱认识与实践
深层稠油
注水开发差
氮气泡沫驱
调驱
增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吐哈盆地鲁克沁构造带稠油成藏机理
来源期刊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吐哈盆地 稠油 成藏机理 水动力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球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4-468
页数 5页 分类号 P318.13
字数 56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8-9497.2006.04.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楼章华 浙江大学水利与海洋工程学系 105 1751 23.0 38.0
2 金爱民 浙江大学水利与海洋工程学系 53 923 16.0 29.0
3 朱蓉 浙江大学水利与海洋工程学系 36 791 13.0 28.0
4 焦立新 3 15 2.0 3.0
5 李华明 2 1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6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吐哈盆地
稠油
成藏机理
水动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双月刊
1008-9497
33-1246/N
大16开
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浙江大学
32-36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51
总下载数(次)
2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