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国内外旋流燃烧器现有的稳燃措施根据其稳燃原理分为3类.分类分析现有稳燃措施不能适应低挥发分煤稳燃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扩口、扩流锥、浓淡燃烧、齿环稳燃器等稳燃措施都没有考虑煤粉气流进入炉膛后与高温烟气迅速混合问题.在这些稳燃措施的流场中,煤粉气流进入炉膛,除脉动外,首先沿回流区外缘流动,向外扩张,与二次风混合过早,而并不迅速与热烟气混合;煤粉气流与高温烟气的混合动力为二者之间的横向湍流脉动,混合强度弱.因此,对于低挥发分煤不能起到良好的稳燃作用.提出了第4类稳燃技术花瓣稳燃器,该技术充分考虑了煤粉气流与高温烟气间的掺混速度和前期掺混强度.花瓣稳燃器能够在其背流面形成轴向和径向多种回流区,使得煤粉颗粒与高温烟气间的混合动力除横向湍流脉动外还有宏观对流混合,加大了二者之间的热质交换强度.
推荐文章
电路第四类元件研究
记忆电阻器
增量记忆电阻
增量记忆电导
状态方程
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低负荷稳燃性能试验研究
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
稳燃
低负荷
试验
大型锅炉煤粉稳燃技术对NOx生成影响的研究
燃烧器
热回流
煤粉浓淡偏差
NOx生成
第四类华罗庚域上的Bergman核函数
华罗庚域
Bergman核函数
全纯自同构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旋流煤粉燃烧第四类稳燃技术
来源期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旋流燃烧器 第4类稳燃措施 稳燃 花瓣稳燃器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1-55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K223.23
字数 47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0505.2006.04.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长遂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214 2856 27.0 39.0
2 周强泰 东南大学洁净煤发电及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4 649 14.0 22.0
3 赵伶玲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39 291 10.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旋流燃烧器
第4类稳燃措施
稳燃
花瓣稳燃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1-0505
32-1178/N
大16开
南京四牌楼2号
28-1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1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713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