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斯托尼布鲁克分校的科学家托比·欧文就提出,在行星反射的可见红光中寻找氧的征象作为在那里的生命的标志。1993年,“伽利略”号太空探测飞船在太阳系中飞行途中,发回了在太空中看到的来自地球可见光内有氧的特征光谱。至少过去5亿年以来,地球一直在向太空发射这种可辨识的生命存在的标记信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寻找另一个“地球”(下)——未来类地行星探测技术的发展
来源期刊 国外科技动态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行星探测 地球 技术 “伽利略”号 太空发射 生命存在 美国纽约州 探测飞船
年,卷(期) 2006,(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42
页数 7页 分类号 V476.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行星探测
地球
技术
“伽利略”号
太空发射
生命存在
美国纽约州
探测飞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外科技动态
月刊
1002-7092
11-2321/N
北京海淀区西郊板井农林学院农科大厦A座8
出版文献量(篇)
370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