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分析多载波码分多址的原理基础上,利用优化生成的多带复小波,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多带复小波的多载波CDMA系统反向链路模型,并采用基于多天线的空间分集合并(SDC)技术进一步完善所提系统.该系统可利用优化多带复小波的优良特性来避免通常多载波CDMA由于插入循环前缀所带来的频谱效率的下降,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了所提系统采用空间分集合并技术时在瑞利衰落信道下的反向链路性能;给出相应的误比特率分析.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基于最大比合并的SDC技术可显著提高所提系统抗空间衰落和各种干扰的能力,而且基于SDC技术的所提系统要好于同样基于SDC技术的通常多载波CDMA系统和基于实小波包的多载波CDMA系统.
推荐文章
多载波CDMA子载波频率盲估计算法及其性能分析
多载波CDMA
高阶循环累积量
子载波估计
窗函数
基于优化多带复小波变换的MC-CDMA/TDD下行链路分析
多带复小波
多载波技术
码分多址
基于空时编码和优化多带复小波的MC-CDMA系统及性能
多载波码分多址
空时编码
多带复小波
多载波CDMA系统的残留频率偏移估计及补偿方法
多载波
码分多址
残留频率偏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优化多带复小波的多载波CDMA及反向链路性能
来源期刊 电波科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多带复小波 空间分集合并 多载波技术 码分多址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5-971
页数 7页 分类号 TN914.3
字数 45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0388.2006.06.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虞湘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40 175 5.0 12.0
2 毕光国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127 1094 18.0 28.0
3 徐大专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131 762 15.0 2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带复小波
空间分集合并
多载波技术
码分多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波科学学报
双月刊
1005-0388
41-1185/TN
大16开
河南市新乡138信箱3分箱
36-26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1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0224
论文1v1指导